高蕾师承导师组工作方案
(一)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和常见经方的理法方药。
2.能力目标:具有以中医临床思维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真学中医,增强中医自信。
(二)培养方案
1.每周围绕一设定主题布置自学任务,提供参考书目。
2.员工总结学习心得,制作PPT进行汇报。
3.设置提问环节,回答其他员工和老师问题。
4.总结点评,答疑解惑。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学习心得
本证的原文是“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根据诸多医家的解释,此条文应该属于表证已解,因发汗过多导致的气血不足和营阴损伤。此时我想发挥想象力,来谈一谈我自己的理解。
条文第一句“发汗后”,这个发汗后一定是表邪已解吗?我觉得有两种可能。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发汗后如果此时的表邪未解,脉象应该是浮脉,但脉象反出现沉迟的情况,说明此时的表邪与体内营血不足的状态相比,营血亏虚更加严重,导致脉管的鼓动无力,出现沉迟之象。此时的卫阳之气也得不到营阴的濡养,卫气表现虚弱的状态。表邪仍在,因之前经发汗所以在表邪气的力量也较为虚弱。卫阳与外邪都力量虚弱,无力相争,表证的症状不易见到,反而是营血虚亏导致的全身经脉失养所致的“身疼痛”作为主要的症状。
如果根据此假设分析此方的方解,此时荣卫之气皆虚,使用桂枝汤作为底方来调和营卫。方中加芍药,在教材和诸多医家的评注上都认为取芍药和营养血的功效,但经过上次课老师的指点,本经的原文中芍药没有任何补益的作用,所以根据经典的论述,后世对芍药的理解存在较大的谬误。根据我的理解,方中加芍药取用其《本经》中的止痛之效,我认为芍药止痛并不直接作用于经脉失养的方向上,而是此时营血虚弱,运行不利,虚而壅滞,滞而血更不行,所以芍药作用于阴分,开散阴结,防止进入恶性循环中,营血和则痛至。
方中加生姜的作用,《本经疏证》中讲到此时的生姜承《本经》出汗之旨,生姜与大枣相配发挥作用。枣甘姜辛,有辛甘发散之用。但《本经》录大枣主心腹邪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由此可见,大枣功用不仅在甘缓,也有守中有走的作用,与生姜相配,束缚辛散的方向,但不阻碍辛散的力量。生姜气味俱厚,能散能守。所以生姜与枣相配,不单纯走表行气分,也可治疗汗后虚邪入里之势。生姜发散之力可使之前亏虚的气血重新充盈体表,濡养皮肤肌肉,缓解身疼痛的症状。中焦为营卫化生之源,生姜温中,温补脾阳,增强运化之力。
方中加入人参三两,人参承阴中之阳而所化生,能作用于五脏六腑之阴阳。当人体阴阳之气不虚时,用人参反有壅滞。当外感邪气,正邪交争时也不可用,如小柴胡汤证中外有微热,为表证不罢,则去人参,用之正邪俱补,阻碍药效。当邪正已分,或如此证中正虚邪微,正邪已分不相交争,则加入人参补正祛邪。除此之外,人参生于阴而出于阳,从肾水上达于肺中,气化之上,以生津液;人参色黄味甘,也入脾土,助脾气运化水液,充盈物质基础。
如果此时“发汗后”的表证已解,此时人的状态为汗后的营阴亏虚,气血不足,经脉失养。表现症状为“脉沉迟,身疼痛”。如果再将它的范围扩大,也可以应用于杂病中的气血不足证。如果将以上病机为立脚点,将上文所分析的内容全部抛掉不看,重新审视桂枝新加汤的配伍加减的意义,我又有了新的认识。
仲景在此方中为什么要在桂枝汤原方的基础上加入芍药一两、生姜一两,为什么不加二两或其他计量呢?此时我站在仲景的角度上进行一个大胆的猜测,我认为仲景当年写下这个方剂留给后人并不是让后人原封不动的按照这个计量开方,甚至按照这个方剂中的药物组成来开方,而是给后人留下解决营血耗伤,气血不足等此类问题的切入点。仲景借用此方告诉我们切入点有三个,三个切入点就是新加的三味药:芍药,生姜,人参。后世医家所创补血调血之方,也不外乎以此三点立脚而已。如四物汤,我觉得此方就是桂枝新加汤的变型。芍药破散阴结,无气血瘀滞之弊;当归川芎行气活血,与生姜温中通阳的方向一致,又专走血分,力量更盛,为血液运行提供动力,熟地同人参,滋阴填精,为人体提供物质基础。
如果这三个切入点其中力量不足,就会影响整体的治疗效果。分享一则郝万山和刘渡舟教授讨论新加汤的医案,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一位产妇生产后二十天,发烧十天,身痛十天,郝教授想到气血两虚,经脉失养,先后使用八珍汤,人参养荣汤皆不愈。后与刘渡舟老讨论后刘老认为应该用桂枝新加汤治疗。郝教授认为产后出汗过多生姜辛散不宜使用过多使用,只开了三小片。产妇服药十天后仍身痛不解。再次与刘老讨论后发现生姜药量太小,应该加到15g,才能够引药达表,补益肌表气血营养皮肤,治疗身痛,大量生姜虽能发汗使津液外泄,但方中本身也有补益气血津液的药物,相比较而言生姜发汗所耗散的来说补充要更多,同时也能达到治疗身痛的目的。在更改药量后,产妇服用二剂而愈。
桂枝汤学习心得
现在提到芍药,,都说芍药味酸,放到桂枝汤的配伍中,就与甘草同言,曰“甘草合桂枝辛甘化阳,合芍药酸甘化阴”。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这样解释固然合理,但是《本经》中言,芍药味苦平,并无酸味,再深入研究,则芍药味酸被历代大家所诟病。
且仲景先师著书之时,与《本经》相去不远,两者的药性大概是相同的,取芍药为用,考虑的不应该是芍药的酸性。那么抛去芍药味酸,桂枝汤的配伍应该怎么解释?
《本经》言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芍药的功效当为破郁结,除遏营气之邪。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懑,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附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腹痛则加芍药,胸满则去芍药。腹痛则为阴结于内,芍药可破阴结,故用之。胸满为气盛,阳气盛于阳位则满,阴气盛于阴位亦满,不见阴结,故不用芍药。
我从桂枝汤及其加减的方剂中,关于芍药的用法入手,查阅了相关资料,结合了自己的看法,从表了解了许多先贤的思考,从里我自己也从不同的人的看法里思索很多问题,这些是之前单纯看郝万山先生的伤寒课无法得到的东西,对于条文的印象,以及更深一层的思考,都要比之前上一个台阶,我深知上这一层台阶是远远不够的,希望我能坚持这种学习模式学习下去。
桂枝汤学习心得
学习伤寒论条文的时候,我愈发觉得对于病机的把握很重要,这是决定治疗方向和原则的关键,以太阳病桂枝汤条文之一为例,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条文中的话,可以拆解一下:
1、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
2、先刺风池、风府,
3、却与桂枝汤则愈
第一句,是讲情况,讲症状。病人就是得了太阳病,一开始吃桂枝汤,不但没有好,反而变得烦燥。因为此病位是太阳中风,不是太阳伤寒,故予桂枝汤。服桂枝汤未好,”反烦燥“,说明了有一种”热力“变得比原来强了,但闭郁在肌里出不来,“郁”而欲出,欲出又不能出,所以人变得烦燥,这是正邪相争的现象。
“郁”则为壅塞,烦说明有效果,但是效果不够,则剂量太轻,药力不足。这里很有可能就是患者的体质问题,比如病人本身体质偏虚,结果桂枝汤的药力对这种本虚体质发表的力量不足,发表时把邪气只推到头部,推不到四肢。
头部是诸阳之会,桂枝汤吃下去,心脏的动力加强,阳气动能出来的时候,就会先往头部走,到达头部的时候才会灌到四肢上去。
刘渡舟用了一句话来说明这个情况:病重药轻。
刘渡舟说:这是吃桂枝汤后病热反而变重的体现,主要原因是在经之风邪壅盛,桂枝汤的药力比较轻,如果再给药,反会增加风邪的势力,所以不能按照桂枝汤原来的“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这样的方法给药。
条文的第二句:先刺风池、风府。这里是针对上一句的病机,给出的一个治疗方法。一个不吃药来解决太阳经气闭塞的方法。
再来看第三句:却与桂枝汤则愈。这个“却”字,是指针刺风池、风府后,太阳经壅塞的情况已经解开了。此时可以按照原来桂枝汤的服法继续给药。
回顾整个条文,其实就是说太阳中风,吃桂枝汤后出现的一种情况,表现为药力不够和太阳经气闭塞导致邪郁在经,使用针刺方法开通太阳经气后,再吃桂枝汤。
通过学习,我逐渐明白,张仲景对病症病机的描述虽然很简单,但其观察十分细致,逻辑十分科学,治疗方法简单便捷廉价,却能吻合病机而取效。我们学医也应该从这种思路去着手学习,庖丁解牛才能事半功倍。
高蕾师承导师组工作总结与成效
一、近五年师承教育带教基本情况
(一)团队负责人情况
高蕾,伤寒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伤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仲景学术思想临证运用及传承。长期从事仲景学术思想研究,并致力于经方的临床应用,曾于韦德官方网站附属医院肝脾胃病科工作近10年,长期的一线临床工作,切实做到理论指导临证,实践中加深感悟。临床擅于六经辨证治疗脾胃病、肝胆病。
团队情况
该团队治学立足于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兼顾伤寒气化学派等众家之长。临床以六经辨证为根本,对脾胃病、肝胆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有独到见解。兼顾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以促进中医药学术的继承与发展。该团队共有三名指导教师,出负责人外,尚有:
张驰,副教授。师承于昆仑医宗沈刚先生,传习药王孙真人一脉学术体系。研究生师从王军教授,学习《伤寒论》理法方药。治学注重五运六气与六经气化学说,临床关注恶性肿瘤等疾病。
邱冬梅,馆员。研究方向:东北地区民族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史。现主要从事医药古籍文献资源与东北特藏医药卫生文献的开发、整理与研究工作。
带教情况
本师承团队成立于2021年,已培养毕业1界员工,为吴星宇、林子橦、汪真涵三人。
二、师承教育经验心得
本期毕业生三人均为大学二年级员工,《伤寒论》课程开设在大三学年。团队在员工真正系统学习本科课程《伤寒论》之前,引领员工自主学习《伤寒论》,在此过程中不断夯实中医基础理论,同时通过《神农本草经》的讲解,使药、方、证、理一脉相承,注重员工中医思维的培养和中医临证辨治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书目,员工通过比较学习历代各注家对《伤寒论》的认识,打开视野,拓展思路,并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结合临床医案,一方面使理论知识落地,一方面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坚定员工的中医自信。定期组织员工答辩,锻炼员工的表达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定期撰写学习心得,加强员工的认知理解,提高其写作水平。